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资讯||社科项目申请书撰写的若干技巧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社科项目申请书撰写的若干技巧


社科项目,即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进行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及富有地方特色的优长学科建设,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的社会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社科项目立项评审没有答辩环节,《申请书》和《活页论证》成为了能否立项唯一依据,因此,申请人应当高度重视申报材料的质量。    一、社科项目的资助重点和主要来源    社科项目大多要求能为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所以其主要资助重点可以总结为6个方面:(1)用于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2)用于资助重点支持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3)支持有利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4)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5)支持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抢救和整理研究,(6)支持对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研究等。 依据项目主管部门级别的不同,社科项目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校级等。主要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社会科学项目、市社会科学项目、校社会科学项目以及各类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是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的下设机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和管理,设有“马列·科社”等23个学科评审组和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3个单列学科,经费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单独切块下达,管理分别由全国教育规划办公室(设在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艺术规划办公室(设在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负责。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各省社科规划办公室、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三级管理体制,也就是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流程是申报人提交材料到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提交到省社科规划办公室、省社科规划办公室再统一提交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简称教育部社科项目,高校青年教师综合评价较高的项目,教育部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立。主要包括: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和专项项目,一般项目包括规划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2019年专项项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廉政理论研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列有25个学科组,项目评审大多实行通讯匿名评审一轮评审,特殊项目实行会议评审等其他评审方式,这样的评审方式使得更多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和青年科研人才有更加公平的机会获立该项目。项目过程和结题管理规范,管理制度上采取教育部、教育厅、学校三级管理模式。03.省社科项目省社科项目即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主要研究本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由各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社科联)下设的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本省研究院所、高校、党校是主要申报单位,学科分类参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学科评审组设置,申报单位是部属或省属高校的实行省社科规划办公室、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二级管理模式,申报单位是市属高校的实行省社科规划办公室、市社科规划办公室、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三级管理模式。04.市社科项目市社科项目为各市(地区)设有市社会科学项目,由各市社科联下设的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主要服务本地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地区高校、党校是主要申报单位,学科分类参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略有删减,实行市社科规划办公室、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二级管理模式。一些各县(区、市)设有社科联的,也依据自身要求,在省、市社科项目指导下,设有县(区、市)社会科学项目。05.校社科项目校社科项目即各高校为了培育社科研究力量、给青年教师创造研究机会和累积研究经验,对接市、省社会科学项目,在校级项目中设立的社科项目。校社科项目也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立项项目进行升级。各省教育厅为了培育下属学校的社科研究力量、培育高水平社科项目,大多也设有社科项目,如福建省教育厅设有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包含社科类、科技类,虽然命名“教育科研”,实质上主要是以社科项目、科技项目的形式开展的。06.各类社科研究专项项目各类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是指由于根据某种需要设立的专门主题的项目,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项、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专项、人力资源管理专项等。专项项目的申报范围、要求、研究周期、成果形式等都有特殊且详细的要求,与常规项目区别较大。    二、社科项目设立与评审方式    社科项目设立的基本程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项目设立规划,项目主管部门根据项目设立需要向上级机关提出项目设立方案,确定项目设立原则、项目宗旨、资助对象、项目类别和条件限制、项目计划数量和资助额度等。第二步是确定项目选题,主要由两种方式:一种是设立指南,由项目主管部门依据本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有关政府部门政策咨询的需要,向各申报单位发布征集指南通知,完成征集后经过评审产生指南,与项目申报通知一起下达;另一种是不设立指南,在项目申报通知对选题要求作出明确说明。第三步是发布项目申报公告(通知),包括申报公告、指南、申报数据代码表、申请书、论证活页。社科项目的评审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形式审查:由项目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完成,审查项目申请单位、申请人和团队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材料是否按照要求填写。申报项目如果通不过形式审查,将不能进入学科组评审。形式审查看似简单,但不可大意,一些细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项目不能通过形式审查,如将申请书封面的一级学科填成二级学科、团队成员超过项目参与数量等。第二步是学科组评审:根据一级学科分大组、二级学科分小组,从专家库遴选同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通信匿名评审,评审专家对照申报通知、活页论证填写评审表。评审结果以分数的形式为主,学科组评审的目的是对学科组各申报项目进行量分、排序。项目主管部门每一个时间段都会向相关部门和申报单位征集专家,组成专家库。专家的遴选和使用是动态的,一般每位专家同一类评审不连续使用三次,且执行严格的回避原则,如果专家是项目申请人或者团队人员,项目主管部门一般不列入评审专家组。第三步是会议评议:多数社科项目都设有会议评议环节。会议评议专家主要由项目主管部门领导、相关部门、各学科组主要评审专家组成,以现场会议的形式依据学科组评审结果、项目申请书等讨论产生拟立项名单。第四步是公示:公示环节在项目正式立项前,向全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3-7个工作日不等。值得注意的是,公示不等于正式立项,公示不能作为项目立项依据。    三.社科项目申请书的撰写   
  (一)选题   1. 选题和指南的关系二者保持一致的方向。指南只是一个范围,大而泛,如其所说申请者须根据选题条目确定的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自行设计具体题目。不可以原封不动把指南的条目平移过来作为选题。2. 学科分类申请书封面要求填写一级学科、数据表要求填写二级学科,学科分类直接关系到进入哪个学科组评审,应当准确、恰当填写。各级社科项目均参照使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其中有23个一级学科、250个二级学科,可以先查找二级学科、再查找相应的一级学科。 3.项目类别项目类别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青年博士项目、合作项目等。青年项目一般要求申请人和成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或40周岁,青年博士项目还要求具有博士学位。青年项目和青博士项目较其他项目年龄和学位条件更加苛刻,也就是说申请者的经历、学术水平差距相较于其他项目更小一些,因此建议符合条件的优先填写青年项目或青年博士项目。合作项目与自筹经费项目类似,需要项目组自筹研究经费。一般将根据学科组评审结果,选取项目计划数120%左右的项目列入会议评议,没有得到经费资助项目的项目、征求项目组意愿后,可列为合作项目。4. 研究类型研究类型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综合研究、其他研究等。从省市级社科项目,要求立足于为本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于大多数青年教师而言,相对于基础理论研究而言,更适合选择应用对策研究和综合研究。5. 自拟题目时应注意的事项第一,题目应准确、简明地反映研究内容,不加副标题,不超过4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第二,题目的现实针对性应较强:研究对象明晰、具体;角度新颖;切入点准确;题目概括精准,有新意,吸引人。第三,要避免的常见问题,一是与省市社科已经立项的雷同、交叉或相似;二是题目太空、太大,研究对象不明晰,缺少关键的一个“落脚点”式的主语,失之于笼统。  (二)论证(包括供匿名评审用的“活页”和最终实名制的“设计论证”)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是讲国内外该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及代表人物、集中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什么样的看法,存在哪些薄弱和不足(包括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以及观点等),实际是为自己的项目价值做铺垫。研究意义,应该结合申请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来谈,也就是说研究XX,有助于解决XX问题;研究XX,对于促进XX有什么作用;研究XX,可对XX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等等。也有的分为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两部分,每部分再结合自己的主要研究内容去分析具体意义。 2.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拟研究的最核心问题的概括,类似于教材或者专著的“第X章”的标题,但一定要有适当展开,加入一小段解释、说明性文字。例如,研究民国年间洋货进口的一份课题是这样安排主要研究内容的(省略号代表说明解释性文字):①洋货进口的趋势、特点与政府的调控政策……②洋货进口与国内居民的日常消费……③洋货进口与国内消费风俗与观念的变化……④结论,洋货进口与民国时期国内居民消费的转型……再例如,一份讲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用土地再开发模式及管控策略研究的课题,其主要研究内容安排如下:①建设用地相关理论分析……②建设用地识别技术研究……③建设用地再开发潜力挖掘……④建设用地再开发模式研究……⑤建设用地再开发管控策略研究…… 3.基本观点可用一段话,分1、2、3……条理清楚地概括出来。也就是研究项目的最核心的结论,在现有的认知条件下加以概括。4.研究思路“思路”处理上,都是列出一个路径模型图,“方法”则是具体地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手段。简单来讲,就是先研究什么,后研究什么;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实现了什么目标;各步骤之间的相互关系。5.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基本可以归纳为:①综合分析法;②采用系统研究的视角;③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④城市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的运用,等等。例如,有的采用如下研究方法:①文献分析法;②访谈法;③问卷调查法;④成本效益分析法;⑤情景分析和仿真分析法;⑥对比研究法。还有的采用如下方法:①理论分析法;②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法;③空间信息计数法;④综合评价法;⑤数学建模法;⑥政策分析法。6.创新从国家社科基金申请书来看,创新点可以归结为:①基本观点的创新;②研究视角的创新;③研究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创新:(1)理论创新:①内涵创新;②存量再开发模式创新;③存量再开发管控策略创新。(2)方法创新:①研究技术融合创新;②研究对象数学模型创新。7.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主持人的前期研究成果和参与人的分开来写,并一定要与活页相同。不得透露作者的任何信息。(1)相关论文篇数及代表性文章篇名,不列作者名,做好标明是独撰以及排名顺序。(2)主要研究报告(题目)。(3)代表性著作(标明是独著还是合著)。(4)主编的主要的、有影响力的教材。(5)获得的主要奖励,获奖成果名称及奖项名称。主要参考文献也即撰写此申请书所参考文献中最具权威性的,和下一步研究关联度最高的(数量适中,并非越多越好)。(三) 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和保障   1.课题涵盖的主要学术简历、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和贡献。2.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成果的社会评价。填写学历、学位、职称、毕业院校、职务、社会任职、主要研究方向等。重点填写所发表的主要文章、出版的主要著作及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还要填写这些科研成果的社会反响,包括获奖、转载、点击率、下载量等。3.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1)可填课题组主要人员是高校学者,有充裕时间进行专门研究。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专业及研究方向具有较强互补性,研究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团队精神强。成员大多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于名牌大学(可点击大学名),并一直与这些大学保持着常规性学术联系,可随时请教并获得支持。(2)学校的特点、特色,如学科相对齐全,有一定的学术、科研积累;团队结构合理,前期取得一定的成果;具备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前期知识储备。(3)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可随时登录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人大复印资料、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等学术或专业网站,吸收国外的EBSCO、Black-well、Springer、Wiley、jstor等综合性或文科经济类数据库,拥有较为完备的科研条件。高校图书馆藏书情况,特别是相关类图书和期刊门类较为齐全,专业性很强。此外,还可就近充分利用厦门大学等高校图书馆资料。课题组成员此前已收集相当数量的相关资料,包括购置和复印一批图书。(4)课题负责人(曾发表、出版、主持参与过论文、专著课题)前期科研及成绩,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承担课题研究的能力。(5)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团队成员其他独有的条件和资源。    四、社科项目设计的常见问题与不足    1.题目大,角度不信,亮点不突出。2.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些随意,有的未列观点出处;也有的未指出解决的什么问题,及存在的局限性。3.研究思路:有的不是“思路”,思路是指路径、步骤、环节,有的“思路”却写成研究意义。4.研究方法方面:并排罗列一堆方法,但没有解释说明,没有结合课题的内容一一说明怎么运用。5.创新之处:有的所列不是创新,或者夸大创新、自我肯定过高,比如填补空白、改变某一领域的生产方式或者观念等。6.条件和保障:过简,只列发表多篇文章,不列具体篇名及刊物,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科研等。7.篇幅:过长或过短。项目涉及论证部分经常限定字数,过长的经常有超过限定字数几倍甚至有数万字的,过于啰嗦而没有终点;有些论证甚至全篇过于简单,甚至只有两页,给专家的感觉明显不认真,完全不能说清楚研究课题。
来源:中国知网,《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标题:社科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技巧。作者:赵老师,仰恩大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公告


广州大学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建设成为与广州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的具有国际化特色的都市引领型大学。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依托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竭诚欢迎海内外青年才俊加盟。

一、招聘条件

(一)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二)年龄一般应在35周岁以下;

(三)获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或已通过博士学位答辩(应届毕业生);

(四)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

二、相关待遇

计划内博士后根据其学术水平、博士后工作计划书、创新能力、学术发展潜力等分A、B、C三类。

(一)薪酬福利

年薪+突出科研业绩奖励+博士后公寓(租房补贴)

1.计划内博士后年薪35万元起(含五险一金单位部分),其中A类博士后业绩优秀的年薪43万起(含五险一金单位部分)。

2.在站期间取得突出科研业绩成果额外享受学校科研成果奖励。其中,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者奖励5万元;获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一等者奖励4万元;获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二等者奖励2万元。

3.可按学校规定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如未租住学校住房,可享受2.4万元/年的租房补贴。

4.在站期间可申请落户常住户口,参照事业编制人员享受体检等福利待遇。

(二)科研启动费

博士后人员在站(基地)期间,市财政一次性资助每名博士后科研项目经费20万元。

(三)项目申报

支持博士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各类基金项目,支持博士后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澳门学者计划”、“广东省博士后人才引进计划博士后人才项目”、“广东省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博士后项目”和“广州市博士后国际培养计划”等项目。入选后将视情况按相关政策提升待遇或发放奖励。

(四)人才待遇

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且未满40周岁的出站留(来)穗博士后,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认定“广州市青年后备人才”并享受相应服务保障待遇。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免租入住85平方米的高层次人才公寓或享受住房补贴100万元。

(五)后续资助

期满出站后1年内到市属企事业单位全职工作、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聘用协议),或期满出站后1年内在我市自主创业且符合其他条件的,按相关规定向市申请安家费30万元(市财政分两期发放)。业内公认全球排名前200名的国(境)外高校博士毕业生来穗从事博士后工作、出站后留在市属企事业单位全职工作或自主创业的,按相关规定向省申请住房补贴40万元,不重复享受我市安家费待遇。

三、申请方式

(一)申请

申请人联系合作导师及拟进流动站,将广州大学博士后申请表等申请材料交至合作导师及其所在单位、流动站审核。(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毕业院校+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网)

(二)审批

审核通过后,申请人报中国博士后网审批。

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

(三)备案

中国博士后网审批后,申请人报广州市人社局备案。

http://gzrsj.hrssgz.gov.cn/vsgzhr/PersonalPortal/home.aspx

四、咨询联络

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第一批招聘报名时间截止到2020年9月1日。具体面试时间和地点由行政事务部直接联系确定。请符合本次招聘条件的有意向者请通过有效联络方式进行报名和咨询。

地址: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前座519室

邮编:510006

电话:86-20-39366783

传真:86-20-39366783

邮箱:ggglxyrc@gzhu.edu.cn

微信:LingduyuXIXI

联络:黄鑫

附1:博士后合作导师联络邮箱 

导师

合作研究方向

电子邮箱

1

陈  潭

数字教育与智慧治理

cnchentan@126.com

2

董石桃

道德教育与廉政治理

490773210@qq.com

3

谢治菊

民族教育与贫困治理

1045150178@qq.com

4

张茂元

智慧教育与社会治理

14761780@qq.com

5

周利敏

安全教育与灾害治理

xplm9703579@sina.com


附2:博士后合作导师学术简介

(按姓氏音序排列)

陈  潭(1969-),湖南常宁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在湖南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先后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出版《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等著作10余部,在《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等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7项,主要从事数字政务、智慧社会与地方治理研究。

董石桃(1979-),湖南衡东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青年教学能手,广州市高层次引进人才。在湘潭大学和浙江大学先后获得管理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和法学博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等著作4部,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2项,主要从事公共政策、民主协商与廉政治理研究。

谢治菊(1978-),重庆合川人,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在重庆大学、贵州大学和南京大学先后获得管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差等正义及其批判研究》等著作7部,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农村观察》等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6项,主要从事公共政策、民族教育与贫困治理研究。

张茂元(1978-),广东五华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人才。在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先后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技术革新与社会结构变迁》等著作译著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3项,主要从事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与技术治理研究。

周利敏(1977-),湖南衡阳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湖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和上海大学先后获得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等著作3部,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软科学》等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2项,主要从事风险社会、智能安全与灾害治理研究。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英文简称“GUPA”,中文简称“谷琶”)始创于2004年,是珠三角政务管理、都市治理和社会事务教学中心和科研重镇。学院面向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努力打造“基础牢实、聚焦前沿、面向需求、服务社会”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新文科教育教学样本,在智慧政务、城市管理、健康治理、社会工作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有政府管理系和社会学系2个教学科研机构,MSW 教育中心和南方公务员教育中心2个教育服务机构,智慧政务实验、社会工作实验室和 GUPA 案例工作坊等教学辅助机构,设有南方治理研究院、廉政研究中心和中国政务研究中心、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南方灾害治理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社会创新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南方移民研究中心等9个学术智库机构。 拥有行政管理、社会学2个本科专业和公共管理、社会学、MSW 硕士学位点以及智慧决策、教育政策、创新治理等相关方向博士学位点。行政管理专业获批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有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

学院有教职员工 60 余人,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海外引智驻院教授5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省级人才、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5人,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2人,南粤优秀教师 1 人,广州市优秀教师5人。在专任师资队伍中,90%以上教师拥有国内外一流大学博士学位,80%以上教师为45岁以下青年教师,60%以上教师拥有海外访学经历,40%以上教师拥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挂职经历或工作经历,20%以上教师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 

近五年来,主持国家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40余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00 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政府奖励20余项,出版《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等有影响力著作60 余部,在海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20 余份决策咨询建议被国家部委批示和省市机构采纳。主办有“南国讲堂”、“南国读书会”、“回归学堂”、“公管午餐”等若干学习学术平台,创办有《南方治理评论》《社会创新评论》2 种学术辑刊。学院与泛珠三角政府部门建立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与珠三角地区企事业单位建立有长期的工作关系,与50余个海外学术机构建立有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拥湾区,筑未来

赢天下,致广大

谷琶书苑||《政府3.0:后NPM时代的政府再造》

谷琶书苑||《工业4.0:智能制造与治理革命》

谷琶书苑||《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

谷琶书苑||《差等正义及其批判研究》

谷琶书苑||《生态型责任政府论》

谷琶书苑||《精准扶贫背景下基层公务员心态研究》

谷琶书苑||《非洲人在广州:跨境迁移者的口述史》

谷琶书苑||《新时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研究》

谷琶书苑||《缔造大英帝国》

谷琶书苑||《间断均衡与中国地方污染治理的逻辑》

谷琶书苑||《大都市涉外社区治理》

谷琶书苑||《R语言与社会科学调查数据分析》

谷琶书苑||《大都市治理的荔湾实践》

谷琶书苑||《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

谷琶书苑||《国家、资本家与工人》

谷琶书苑||《治理的变革》

谷琶书苑||《治理的秩序》

谷琶书苑||《信任的度量》

谷琶书苑||《理想与现实之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研究》

谷琶书苑||《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与政策研究》

谷琶书苑||《寻求基层治理中的结构平衡》

谷琶书苑||《涉外政务英语》

谷琶书苑||《四十再当妈?》

谷琶书苑||《广州农民工研究报告(2019)》

谷琶书苑||《民生本位视域中的社会建设》

谷琶书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研究》

谷琶书苑||《和谐共进中的政府协调》

谷琶书苑||《国际防扩散机制与防扩散政策研究》

谷琶书苑||《公共性视角下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研究》

谷琶书苑||《失地农民职业转换及其扶助机制》

谷琶书苑||《南国公共管理文库》系列作品陆续出版

谷琶书苑||《南国政治学人文库》系列作品陆续出版


谷琶荣耀||周利敏获立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谷琶荣耀||张庆鹏等4人获立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谷琶荣耀||谢治菊王利兵获2020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

谷琶荣耀||陈潭获立2020年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谷琶荣耀||陈潭张茂元获第八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成果奖
谷琶荣耀||谢治菊获立贵州省2020年度社科规划重大课题
谷琶荣耀||陈晓佳王利兵荣立2020年度教育部一般项目谷琶荣耀||徐军辉获立广东省社科规划2020年度一般项目谷琶荣耀||蒋红军获立2020年广东制度研究专项课题
谷琶荣耀||张茂元获立国家社科基金2019年度重大项目
谷琶荣耀||GUPA获立4项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学术事务||GUPA获立7项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学术事务||GUPA荣立4项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谷琶学事||GUPA斩获2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谷琶荣耀||谢治菊获立2019年度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
谷琶荣耀||GUPA获立3项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学术事务||GUPA获立2项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学术事务||GUPA获立4项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谷琶荣耀||徐凌刘雪明获建2020年度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谷琶荣耀||蒋红军谢治菊获立2020年广东省教学改革项目
谷琶荣耀||刘晓洋获立2019年第二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谷琶荣耀||张惠肖生福沈本秋获2019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谷琶荣耀||徐凌和蒋红军获批2018年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